张维迎:要不是邓小平这条“龙”,我是不可能离开黄土地的
1977年高考制度的恢复对我个人来说,可能是唯一的一次命运大转折的机遇。
我出生在陕西省吴堡县辛庄村,考上大学之前的19年,我一直生活在这个即使在今天看来仍然贫困落后的西北农村,孩提时代一直与贫困和饥饿相伴随,再有想象力也不可能想到会有今天的我。
父母亲都是不识字的人,但一直对读书人存有敬畏之心,也就把希望寄托在我身上。所以无论家里日子过得多么拮据,都要一心供我上学。我自己也算争气,从小学到高中都是班上的好学生。
1976年1月高中毕业后,我成了“回乡知识青年”。因为是村里少有的高中毕业生,我当了村里的团支部书记和民兵连副指导员,18岁那年又当了生产队会计。
我们这样的回乡青年,干得再好,机会其实也是非常渺茫的,不像城里来的下乡知青那样还有招工、招干等回城的机会。机会少,竞争就激烈,而村里的宗族势力在决定个人的命运中起着重要的作用。
而我,受家庭和祖母的影响,显然也不是太“识时务”的,看到乡亲们过着窘迫的生活,村干部们还在吃吃喝喝沾公家的便宜,自然会不时地提点意见,这样就得罪了某些掌权的人。
有人曾针对我扬言,“除非天上来龙抓,否则他休想出去”。后来,在我录取前被“政 审”甚至接到大学录取通知书的时候,这些人也曾想到“上面”告我,让我走不了。只是因为那个“上面”是他们能力不及的“省里”,才不得不作罢。
现在想起还有些后怕,要不是邓小平这条“龙”,我是不可能离开黄土地的。
以上内容,节选自著名经济学家张维迎的回忆文章。1977年恢复高考,一个国家命运的拐点,千百万个人生的转折。1977年恢复高考,是改革开放的第一声春雷。回首望去,显而易见,邓小平是开启那个时代的第一功臣。
张五常教授说,“邓小平能做到的,是其他人做不到的。中国200多年来,没有出现过思路这么清晰的一个领导人。”
今天要向大家重点推介的,就是傅高义先生遗作《邓小平时代》。这是傅高义先生“十年磨一剑”的巨作,掌握了大量第一手资料,披露了大量细节。在写作上既不苛求历史人物,也不为尊者讳。
这本书不只是给邓小平一个人,而是给一个时代立传。资料非常出格,但写得很客观,基本还原了那个时代的真相。这是一部比历史课本生动百倍的当代史,向我们展示出了教科书里所未提及的那些惊心动魄、跌宕起伏的历史细节。
张维迎:每一个中国人都应该看一看《邓小平时代》。
沈志华:傅高义能写出来《邓小平时代》,中国人写不出像他那样的。
秦晖:通过傅高义先生高超的叙事能力,给我们讲了一个关于邓小平以及当代中国的非常精彩的故事。能把故事讲到这个程度,的确是我们都应该学习的。
《邓小平时代》的译者是著名学者冯克利先生,其译笔精准且朴实无华。本书豆瓣评分高达9.3,除了傅高义先生详实的写作,冯克利先生流畅又中国化的翻译功不可没。
这本书,不少朋友已经读过,但由于各种原因未曾读过的朋友,想必也大有人在,所以值得再次推介。
本书口碑极佳,多次断货下架,今天再次上架,非常开心。我早在2013年本书中文版首发时,就买过一本,当时的售价是88元。刚在先知书店查询了,10年过去,售价仍然是88元。
谁也不能预测《邓小平时代》在将来什么时候有可能下架,至少可以说再版的可能性已经很小很小。毕竟邓小平时代……已是另一个时代。强烈建议还没有这本书的朋友,识别下图二维码,立即一键收藏!
在思想改造的强大震慑力之下,知识分子是如何抛弃自尊、艰难“转变”的
点“阅读原文”了解更多